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界面调控与熔融浸渍协同优化机制研究

2025-04-18 15:26180

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树脂预浸料,深入探讨界面调控与熔融浸渍协同优化机制。分析了界面调控的多种方法,包括增容剂法、结晶行为调控法、碳纤维表面改性法等,阐述了熔融浸渍工艺的原理、设备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了界面调控与熔融浸渍的协同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优化机制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旨在提升预浸料性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一、引言

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因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可回收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用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预浸料作为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最终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然而,连续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和熔融浸渍效果是影响预浸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界面调控与熔融浸渍协同优化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界面调控方法

(一)增容剂法

增容剂能够借助分子间化学或物理作用,促使原本不相容的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更好地结合。基于“相似相容”原理,采用增容剂对热塑性树脂基体进行改性,可增加碳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同时增加界面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稳定的界面结构,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强度。例如,在某些研究中,通过添加合适的增容剂,使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结晶行为调控法

热塑性聚合物的结晶行为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有显著影响。增强纤维表面对树脂基体产生的结晶效应,在纤维表面附近形成横晶,横晶可以加强树脂基体与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黏结。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如温度、时间等,可以优化横晶的形成,从而提高界面性能。

(三)碳纤维表面改性法

碳纤维表面改性能够在碳纤维表面引入化学活性基团和纳米增强颗粒,提高碳纤维的表面化学活性、表面可浸润性和表面粗糙度,改善树脂基体与碳纤维的结合力。常见的表面改性方法有上浆剂法、纳米微粒改性法、表面氧化法、等离子体处理法等。例如,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后,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的浸润性得到了明显改善,界面结合强度也有所提高。

三、熔融浸渍工艺原理、设备及影响因素

(一)工艺原理

熔融浸渍法是将连续碳纤维放在纱架后,经过辊轮调节使其受力均匀地进入分丝系统,在分丝系统中纤维经过展开辊充分展开和预热后进入浸渍系统中,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熔融树脂浸润纤维,最后冷却牵引收卷得到预浸料。

(二)设备组成

熔融浸渍装置一般包括纱架、分丝系统、浸渍系统、牵引系统和收卷架。纱架用于放置连续碳纤维;分丝系统使纤维受力均匀并充分展开;浸渍系统是关键部分,在高温高压下实现树脂对纤维的浸润;牵引系统将浸渍后的纤维牵引出来;收卷架用于收卷制成的预浸料。

(三)影响因素

树脂黏度:热塑性树脂黏度大,与碳纤维的浸润性差。对于较难分散的纤维束,浸渍效果受纤维分散程度影响很大。若模具结构设计不够理想且树脂黏度较高,则难以形成良好的浸渍效果。

浸渍温度:升高模具温度可以减少预浸带的孔隙率,提高树脂与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力。但长时间高温条件可能会导致树脂的热降解,造成预浸带力学性能下降等问题。

纤维张力:碳纤维张力越大、碳纤维分散程度越高、辊子数越多,热塑性树脂对碳纤维的浸渍效果越好。

四、界面调控与熔融浸渍的协同作用机制

(一)界面调控对熔融浸渍的影响

良好的界面调控可以改善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的相容性和浸润性,使树脂更容易渗透到碳纤维束中,提高浸渍效果。例如,通过碳纤维表面改性法提高碳纤维的表面可浸润性后,树脂在浸渍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润湿碳纤维表面,减少孔隙率。

(二)熔融浸渍对界面调控的反馈

熔融浸渍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等,也会影响界面调控的效果。合适的浸渍温度和压力可以促进增容剂与碳纤维和树脂之间的反应,增强界面结合强度。同时,浸渍过程中的流动行为也会影响树脂在碳纤维表面的分布,进而影响界面的微观结构。

(三)协同优化机制

通过优化界面调控方法和熔融浸渍工艺参数,实现二者的协同优化。例如,选择合适的增容剂和表面改性方法,同时调整浸渍温度、压力和纤维张力等参数,使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和浸渍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这种协同优化机制可以提高预浸料的整体性能,如力学性能、耐热性等。

五、案例分析

以无锡智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多次的模拟实验和长达三年的生产实践,逐步掌握了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PPS、PI、PEEK等先进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在界面调控方面,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增容剂法和碳纤维表面改性法,提高了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在熔融浸渍工艺方面,对设备进行了优化改进,如选择浸渍效果更好的模头,对辊系浸渍工艺装置组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提高了浸渍效率和均匀性。通过界面调控与熔融浸渍的协同优化,该公司制备出的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带孔隙率低、含胶量可控,已成功用于多种高端装备的配套成型。

六、未来研究方向

(一)新型界面调控方法的研究

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的界面调控方法,如生物基增容剂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提高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

(二)熔融浸渍工艺的精细化控制

研究更加精确的工艺参数控制方法,如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浸渍温度、压力、纤维张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提高预浸料的质量稳定性。

(三)多尺度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

利用多尺度模拟方法,从分子尺度到宏观尺度对界面调控与熔融浸渍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验研究,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为优化工艺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七、结论

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界面调控与熔融浸渍协同优化机制是提高预浸料性能的关键。通过界面调控方法改善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和浸润性,结合熔融浸渍工艺的优化,可以实现二者的协同优化,提高预浸料的整体性能。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新型界面调控方法、熔融浸渍工艺的精细化控制以及多尺度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等方面,以推动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